<!--go-->
要是聽了司光祿的話,確實不用打仗,可百姓也未必安居樂業。中原百姓還好,邊境隨時被異族打草谷,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難不成中原百姓是朕的子民,邊界百姓就不是朕的子民?沒道理嘛。
而且一直被鄰國欺負,國力增長不增長不知道,反正地盤是越變越小。尤其是北方,契丹人想起了來欺負一下,還不跟你打招呼。打完了又吃又拿,純不把自己當外人,哪個當家的能受的了?
若是不聽,真打起來,先不說打不得贏。就算能打贏,國庫的錢糧能不能維持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飢腸轆轆的難民會不會造反了。
反正這個皇帝當的難!
“以司卿之意,該當如何?”
司光祿道:“西夏國主年幼,稱陛下為兄本就應該,並無不妥;如今兩國邊境已定,西夏佔的土地,讓於他就是也可顯示我上國氣度;至於歲幣,大楚富庶,一百萬也不多,給他就是……”
所謂歲幣,就是大國給小國的零花錢,彰顯大國的大氣。原本是戰敗後的賠款,可是文人要面子啊。要說是賠款,那就是沒面子了,這讓文人如何受得了。
不過錢要給,面子也得要,於是就想出了個賜歲幣的說法。這樣一來,就不是被打後買命的錢,而是我看你可憐,打我的時候傷了手,給你治病的錢,說出去就倍有面子。
蠻夷無所謂,只要錢給了就行,面不面子的不重要,所以欣然接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