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這五代末期的周朝做一名節度使,其實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節度使制度自唐朝中期誕生以來,到如今已有二百餘年了。唐玄宗時期設定十節度,統轄幾乎所有的精銳軍隊,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
但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節度使制度並沒有被廢除,而是成了唐朝穩定地方的國家基石,又維持了唐朝一百五十年的國祚。
直到黃巢起義徹底擊碎唐朝中央的統治基礎,地方各大節度使紛紛獨立,整個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諸侯割據時代。
自朱溫崛起篡唐建立梁朝,到如今郭威篡漢建立的周朝,中原地區五十年間陸續有五個王朝,南方則由各大割據勢力佔領。
五代的不斷更替,就是一部中央朝廷與地方節度使的鬥爭史。
五個朝代十多名皇帝前仆後繼地削藩,因削藩而死的皇帝就有數個。
終於在第四個朝代漢基本完成了對節度使的壓制,自此地方上的節度使再難對朝廷有什麼有效的威脅。但卻被掌控禁軍的郭威篡了位。
到如今,節度使的權力相比晚唐已經是小的可憐,所以李重進貴為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名義上統管宋州軍政。
但皇帝郭榮的代表陶文舉,和文臣體系的代表竇侃馬上將在宋州上演一場龍爭虎鬥的情況下。
李重進以及他的代表吳觀,根本不敢偏袒任何一方,甚至也不能以節度使的名義來免除農戶的賦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