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對於這種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做法,蕭文明在內心裡並不贊同,但是他也並不是那種完全不知好歹的人。
毅親王這種身份的人,專程寫信給自己一個六品的蕭千戶——而且還是候補的——這種態度本身,就說明毅親王對自己的重視。
並且看書信的內容和口氣,並沒有多少責備的意思,而是循循善誘地囑咐蕭文明,要他今後要多注意這些細節。
就連謀士溫伯明也說:“蕭兄今後行事要多加小心。既然毅親王都知道了我們的所作所為,那京城裡其他的親王、大人一樣會知道。甚至就連皇上那邊也會有耳聞的。”
溫伯明這話,毫無疑問地給蕭文明提了一個醒。
他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那麼多的王朝,雖然制度上大同小異,但在政治空氣的寬鬆嚴謹方面卻大不相同。
比如唐、宋兩朝就略微寬鬆一些,而明、清兩朝就更加嚴格一些。
甚至在同一個朝代,遇到不同皇帝掌權的時候,朝廷內外的風氣都會大相徑庭。
有時候碰到精神分裂一點的皇帝,搞不好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讓下面的臣子完全摸不到頭腦,稀裡糊塗就丟官罷職了,甚至掉了腦袋都是有的。
蕭文明對於自己所在的這個大齊朝,特別是政治中樞是怎樣的一個情況,還並沒有什麼直觀的概念,特別是對於當今皇帝的性格和處事,更是完全沒有印象——也不知這位剛剛在野驢嶺一戰輸光了大齊朝半個家底的皇帝,會是勵精圖治的唐太宗,還是急躁無措的崇禎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