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番外42:良性迴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已經不在朝堂,紮根於學宮的孔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將文章寫得鋒芒畢露,很符合他孔丘之後的特性。

他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諸國舉例,認為那時候的華夏國君相互結親,結盟,最終還是伐戰不止。

足足兩百年不間斷的征伐,由此一針見血的評論本都國王的乞求之言。

無論嘴上說得多麼好聽,實際上一點屁用都沒有。

當初大家都是簽訂盟約的,但連這些衣冠同袍都不能堅守盟約,更不用說本都王國這樣的異族了。

縱觀本都國王此人之前的言行,說話如同放屁。

他口頭上的承諾,一文不值。

所以,孔鮒最終的觀點是,斬草除根,絕不留後患。

但鮑白令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從“聖人不睏乏其眾”的觀點出發,認為本都國王確實該死。

不過,因為他一個人的錯誤,不能因此而遷怒其他人。

畢竟本都國王只是本都王國的國王。

在他治下,還有數百萬民眾。

這樣的國家,比之前的六國還要大上許多。

哪怕大秦在一統華夏的過程中,或許會對別國的軍隊趕盡殺絕,卻從來不會對普通民眾下手。

如果斬草除根,除惡務盡的話。

這些百姓,都要殺掉麼?

這種無意義的屠殺,完全沒有必要。

反而,殺掉這些人,還會平白浪費大量的勞動力,這是對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

所以,鮑白令的觀點是隻誅首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