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段新立也沒回座位,直接站在了周南背後,顯然是想“開開眼界”。
因為第一個死者身份的明朗,使得案件側寫有了進一步依據。
對於袁法醫的質疑,羅勝不置可否,直接用行動進行了表示。
“兇手為男性,年齡在30到40歲,高知分子,有相關醫學背景,從處理屍體的手法來看,應該非常健壯,強迫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潔癖...有單獨住所,或者是獨立的工作空間...近半年突逢變故,有可能是親友病故...”
作為以京都刑總為主的專案組人眾,羅勝的側寫雖許久未見但也並沒太大新奇感,但說到畫像...此時此刻,大傢伙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放在了面前一張白紙的周支隊身上。
新奇嘿。
雖然有人信誓旦旦的說見識過,但專案組眾挺能理解袁法醫心情的。如此“畫像”,果真可能實現?再怎麼清楚周南的業務能力,大家仍不由犯嘀咕,因為這件事聽起來,實在太過不靠譜了。
其實別說大傢伙,周南本人都覺著不科學。當時第一次如此操作時,他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而且彼時嫌犯已到案,畫錯了頂多丟個面子,無傷大雅。
但今時不同往日,這是真正的案件偵查,一起異常嚴肅的連環殺人案件偵查,不容兒戲。
這種畫像加好了是buff,加不好...呵呵呵~
果真是一如既往的,別人比他自己還相信自己的能力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