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 唐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我叫唐天,大學期間學習考古專業,後來透過家裡的一點關係,在京都某考古相關的科研機構工作。原想著一生就這樣平庸卻安穩的度過,沒想到一次看似正常的工作外派經歷,改變了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也讓我對家裡長輩總是閉口不談的往事產生了許多疑惑。

外派發生在2017年的年底,應川郡省文物部門的邀請,單位派我作為專家參與協助對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的發掘。至於單位為什麼選派我去,可能是看在我祖籍是川郡,家裡祖輩建國前從事文物生意,建國後改制成為文物研究學者,在川郡文博圈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而且恰好負責發掘江口沉銀遺址的考古隊隊長老劉是我父親的老朋友。這裡裡外外歸結到一起,便只能我去了。

我出身於嘉陵江邊的安漢唐家。安漢唐家這四個字,便是整個巴蜀地區文物鑑定的牌匾,東西只要經過安漢唐家鑑定,便不會引人懷疑。家裡世代流傳著一本名為金石玉微錄的古籍,據說是戰國時期樂正子春留下來的。樂正子春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文物鑑定大師,魯國著名的鎮國重器“饞鼎”便是由樂正子春鑑定。樂正本是宮廷裡司管音樂演奏的官職,可能由於久居皇宮見多了奇珍異寶,子春便修煉出了獨到的鑑定法門。據爺爺說,唐家人得到金石玉微錄的時候在秦代初年,從此世代延續,不斷的將鑑定心得補充至今,奠定了安漢唐家在文物界中頭等地位。這種延續性的記錄對於鑑定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文物與人一樣,都是伴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比如在樂正子春的那個年代,青銅器是一等一的重器。而到了魏晉時期,中國南方大量的生產青瓷,導致瓷器鑑定的出現。而到了明代的宣德年間開始出現宣德爐,景泰年間開始出現如今價值昂貴的掐絲琺琅,這又對銅器鑑定提出新的要求。唐家的金石玉微錄中不止包含了大量的文物鑑定方法,而且還記載了諸多的堪輿之法和奇人異事,比如魏晉年間家裡先祖記載的村裡小孩偶遇陰兵借道,撞鬼後連夜發燒不見好轉,需取烏骨雞的雞骨磨成粉末喝下,可驅鬼琺邪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