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是一座葦屋,葦屋旁緊靠一大片水塘,看得出來水塘除了灌溉周邊田地外,主要是用來養魚,這葦屋就是看守或居住之用。
葦屋主人家業可能興盛過一段時間,這葦屋是屬於那種層次較高的“撲屋”型別,內中足有五架樑,四面及屋面排列整齊,蘆葦編織結實。這種葦屋只要不久泡於水,可經百年而不壞。
淮上織葦為屋向來有名,特別淮安那邊,葦編、蒲編、柳編極為興盛,有一大批編織為生之戶。
“淮民編蘆作屋,貧家皆然,亦有精粗之別。園林中仿置一區,儼入畫圖。許太守同安守淮,愛之。既歸去,仿為之,名曰:淮屋。”
然這一切都成為過去,眼前葦屋四面傾倒,周邊長滿雜草,主人家早已不知去向,或許某時在某地無意中看到的某具枯骨,就是眼前一切的主人。
葦屋水塘離河岸有十幾丈,一條幹硬的土路延伸到遠處一座小莊子中,楊河舉目眺望,那邊毫無人煙跡象。
看莊子周邊原有一片片田地,然雜草叢生,顯然已經撂荒很長時間了。
亂世中處於這種平原之地很可怕,不說大股的流賊亂兵,就是小股的匪徒,什麼時候就能攻陷莊子,要了全村人的性命。
所以集村並寨,一個個莊子合併,然後合力修起寨牆,練起鄉勇,警惕又冷漠的注視著莊外的一切。
這種小莊子,不是被攻陷,就是被主動放棄的命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