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〇四 吳三桂上疏請戰 賀九儀通敵遭誅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永曆十四年正月,隨著洪承疇告病返京,清廷命吳三桂留鎮雲南,全權負責該省軍民事務。吳三桂大權在握,已是名副其實的雲南王。

沒想到就在此時,清廷要盡撤八旗軍並裁汰綠營的諭旨傳至昆明,吳三桂大吃一驚,趕緊上疏順治帝,聲稱儘管清軍已經收取雲南,但滇中局勢尚未穩定,分散於各地的明朝殘餘勢力還有很多,若邊境隱患一日不消除,則全國兵馬一日難得安寧,故而此時越是軍費繁重,越是應當考慮周全,不能半途而廢。

為此吳三桂在疏中著重向順治帝分析了“三患二難”:

永曆帝如今雖已遁逃入緬,但明軍殘部仍在李定國、白文選諸將的率領下,打著永曆帝的旗號,活躍於三宣六慰、孟艮一帶,如果不趁現在雲南新收,天威震赫之時大舉入緬,徹底消滅殘明勢力,一旦等到明軍各部恢復元氣,捲土重來,屆時戰火重燃,週而復始,永無休止,清廷必將陷入被動局面,從此疲於奔命,難以收拾,此為一患在門戶。

雲南土司反覆無常,唯利是圖,若清廷對永曆帝避難緬甸一事熟視無睹,明朝殘部便會繼續以永曆帝之名,號召各路土司軍,許之以高官厚祿,發動叛亂。到時候烽煙再起,海內動盪,此為二患在肘腋。

從大明、大順、大西各處投降而來的兵馬,清廷雖都已經做了妥善安排,但不見得這些人全部都是真心歸附,如果他們聽說永曆帝在緬甸養精蓄銳,難免會有懷念和牽掛之想,萬一邊關有警,這些人起了復明之心,群起響應,後果不堪設想,此為三患在腠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