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六十萬大西軍一路向北,旌旗蔽野,聲勢浩大,在相繼抵達西充金山鋪後,遂於西充、鹽亭二縣之間安營紮寨。
張獻忠一面命將士在金山鋪構築一座能夠容兵十萬人的木城,並在城外挖出一道深闊各一丈的壕溝,壕岸兩側佈滿鹿角蒺藜。一面又派人于山中砍伐大樹打造大船,待大船製造完畢後,方才從山中抬扛入水。由於需要翻山越嶺,交通不便,將士們你推我拉,每日扛執行進亦不過十餘里。
鳳凰山位於西充縣城以南二十多里,山高路險,易守難攻。鳳凰山南麓有一條太陽溪,溪水從山頂一個巖洞中流出,向北流至半山腰,而後轉道向西,到了山的北面,又向下流往山谷,曲曲折折,直至消失於青石灘,即便是在寒冬,溪水依舊流淌不息。
原本張獻忠是想在山頂修築營寨,奈何山頂全是岩石,施工難度太大,最終還是放棄了。而位於南麓半山腰的這片溪坑,地勢平整,兩邊古木參天,方便大軍隱蔽,張獻忠在勘察過多處地形後,一眼便相中了這裡,遂決定將御營設在這太陽溪畔。
御營很快就搭建了起來,每座營寨都有著自己獨立的防禦工事。如果敵軍前來偷襲,即便攻破了一兩處營寨也無傷大局,而當敵軍大舉進攻之時,各營之間又可以互為犄角,形成聯防體系。
此外,張獻忠又命水師各營控扼上游,坐觀戰局變化,如果抵擋不住清軍的攻勢,則由水路繞出川東,退往湖廣。同時將張可旺、張文秀、張定國三路兵馬分佈於潼川、射洪、南充一線,嚴防曾英和楊展所部明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北上追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