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至此戶部和御史臺之間的鬥爭告一段落,但是雙方心裡都明白,這場爭鬥並沒有真正結束,於承平與邵安的拉鋸戰才剛剛開始。
然而這場鬥爭,看似只有兩方,實際卻扯進來了四方。雖然御史臺沒直接找刑部麻煩,但蔣嘉閔從於承平的態度中得知,自己到底還是牽扯進來了,現在後悔已晚。自那日他答應了邵安,就已經不知不覺的上了賊船,歸入了戶部的陣營。
而受牽連的何止刑部,甚至連大理寺也不可避免。由於馮徹的翻案重審,給所有人一種錯覺,以為大理寺是御史臺那邊的。
朝廷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形成了新的黨派,黨爭初現。皇帝想起昔日晉王黨和太|子|黨之間的爭鬥,心中倍感擔憂。恐將來黨局既成,互相報復,實乃亡國之象也。
念及此,皇帝明白,群臣無首的局面不能再持續了,是時候該拜相以統領群臣。
於是皇帝找來孫敕單獨談話,一本正經的問道:“諫明認為,何人可為相?”
孫敕十分警覺,回稟道:“此等大事,應由上裁,臣下不敢置喙。”
“言者無罪,愛卿但說無妨。”
孫敕抬頭迅速看了皇帝一眼,見聖上面色平和,毫無異色,便試探性的說道:“臣愚鈍,竊以為邵珺義可行。”
但皇帝卻質疑道:“邵安入仕時日尚短,年紀尚小,如何統領群臣?”
“甘羅十二歲為上卿,可見有才不在年高。”孫敕分析道,“至於邵珺義的能力,皇上心裡比微臣更清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