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蔡繼剛終於接到軍委會命他返回重慶的通知,他和沈光亞從西安搭乘運輸機回到重慶。下了飛機後,他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徐永昌派車接回機關開會。
蔡繼剛走進會場才被告知,這是一場高級別的戰略研討會,討論的題目是《國軍敵後戰場的成敗與得失》,由軍令部長徐永昌主持會議。
蔡繼剛心說,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開研討會?這位徐長官倒真是坐得住。
徐永昌是位老資格軍人,無論從年齡或資歷上都算是蔡繼剛的長輩。在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軍界,凡是重量級的人物,大部分都有拖著辮子在清朝軍隊中服役的資歷。徐永昌也不例外,他1898年進入武衛左軍隨營學堂讀書時,蔡繼剛還沒有出生。武衛軍的隨營學堂相當於現代的初級軍校,徐永昌在宣統三年畢業時,授副軍校銜,相當於中尉軍銜,他見習後被派往武衛左軍左路前營左哨做副哨長,這個職務相當於副連長,那年蔡繼剛才八歲。凡在軍中服役,最重要的是資歷,哪個國家的軍隊都是如此,但中國軍隊的特點是,只要有了資歷,哪怕沒有能力也沒關係,資歷就是一切。
以蔡繼剛的眼光看,大清國的軍隊簡直不算軍隊,一百多年來就沒打過任何漂亮仗。它的隨營學堂更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哪裡算得上是軍校?這種落後的軍事教育是時代造成的,對老一代軍人當然不可苛求。但可怕的是,在戰爭中,與我們作戰的物件是一支現代化軍隊,他們的作戰能力超過我們幾十倍,面對這樣的強敵,我們的國力和軍人素質本來就處於下風,這還不算,最要命的是,中國軍隊的指揮權卻掌握在這些老軍人手裡,他們沒有受過現代軍事教育,頭腦僵化,固步自封,完全不懂現代化戰爭。這些將軍有可能人品正派,甚至德高望重,但這些優良品質不應是可以統帥軍隊的理由。所以,中國軍隊的指揮體系除了打敗仗,不可能有任何作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