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羅猴山大勝後,張獻忠即與羅汝才分開。張獻忠向西南奔走,打算伺機入川。羅汝才則躲到竹溪、竹山一帶。楊嗣昌到了襄陽,官軍一連數十天按兵不動,他也準備歇馬休兵,收集糧草過冬。剛到枸坪關,左良玉隨即趕來,張獻忠見官軍勢大,急忙退走,將人馬拉到川、陝交界的太平縣境內,老營和三千人馬駐紮在瑪瑙山。此地處在大巴山脈北麓,易守難攻,進退自如。左良玉向楊嗣昌請命,從漢陽、西鄉向四川一路追趕,不料楊嗣昌已有安排,命陝西總督鄭崇儉率賀人龍、李國奇從西鄉入蜀,命左良玉駐紮興平。左良玉想到楊嗣昌單獨傳見賀人龍,如今平賊將軍的印信尚未實授,難保賀人龍不有所覬覦,倘若他立下大功,生出什麼變故,豈不是白白空歡喜一場?左良玉聽著幕僚反覆朗讀的督師羽檄:“我料獻賊必不能入川,仍想避走秦界。將軍從漢陽、西鄉入川,萬一流賊從舊路急返平利,仍入竹山、房縣,將何以抵禦?流賊若逃向寧昌,入秭歸、巫峽,與曹操合兵,將軍親自尾追,不過促使流賊再返楚地,實非良策,遣一裨將領三千人馬足矣。”
左良玉乾笑數聲,不屑道:“不過紙上談兵,全是虛妄之言。蜀地肥沃,自古號稱天府之土,獻賊苦於少糧越冬,勢必拼死入川,怎敢回竄鄖陽捱餓?兵合則強,兵分則弱。如今已留劉國能、李萬慶駐守鄖陽,若再分三千人尾隨入蜀,我兵力已薄,駐守興平,以逸待勞,也未必擋得住流賊大舉進攻。用兵的上策是出其不意,疾攻流賊,如能重創,他們自然瓦解,縱使折回房縣、竹山,此間已經他們擄掠,人跡斷絕,他們從哪裡覓食?何況鄖陽兵馬扼守在前,陝西撫臺在興安等地攔截,他們無路可逃。寧昌、秭歸、巫峽等地路途遙遠不說,張獻忠與曹操面和心不和。張獻忠敗逃歸附曹操,少不得會遭黑手,死期不遠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