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雲起只是覺得“文和友”這個品牌不錯,可沒想過現在就按照前世文和友的路徑搞他旗下的張記餐飲。
時機完全不恰當。
文和友是在2011年發家的,創始人文賓在裡津坡子街擺攤賣炸串,以犀利排骨單品走紅,日均銷售額破萬,後面越搞越大,走市井文化復興、場景化營銷與資本運作的多元路線,在裡津海信廣場首店用廢墟美學構建“城市記憶博物館”,復刻了80年代筒子樓,設定遊戲廳、理髮店等模擬場景,從而滿足新時代年輕人對懷舊消費的情感需求。
在張雲起看來,文和友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極致場景體驗+地域文化共鳴+社交媒體裂變構建的一種懷舊體驗感,而這三點在當下的90年代的中國恰恰都不具備。
在這個年代,沒有多少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願意用真金白銀為這種情懷買單。
因為眼下他們正處在情懷當中。
90年代中期的餐飲流行的是什麼?
時尚洋餐,肯德基、麥當勞在白領小資還有學生群體當中大行其道;生猛海鮮,彰顯土豪地位,一隻5公斤阿拉斯加帝王蟹能賣到8888元;而在夜市煙火當中,主打的則是跨界混搭和價格親民。
張雲起今天在家裡做的這頓口味小龍蝦就足夠親民,海海滿滿一大搪瓷盆,紅油飄香,色澤鮮豔。
小龍蝦在濃郁的湯汁裡,蜷縮成一個個透紅的問號,一掰開,白生生的肉顫巍巍掛著汁,塞進嘴裡,麻辣鮮香、蝦肉Q彈,完美復刻了夜市大排檔的風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