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自古以來,不管到了什麼時候,想要赦免誰的罪行,只要找對了門路,沒有誰有脫身不得的說法。
別說是封建王朝了,便是後來自稱法律健全的文明社會,想要逃脫法律的制裁也是花樣百出,屢屢能突破人們的底線,重新整理大家的三觀。
而在唐初,像高士廉犯下的這點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想要脫罪確實就是李破一句話的事。
只不過此事惡劣之處在於,科舉是李破力主施行的國朝大政,幾年下來已經有很多人為此人頭落地,流放到嶺南,東海的人也有幾千人了。
到了元貞七年,也才堪堪讓人意識到,科舉之制,不容置喙,更不能容忍什麼人上下其手。
像是杜淹身為禮部侍郎,對此都有些後知後覺,還在拿著前隋的版本來套唐初的故事,覺得在科舉之事上玩弄一些手段並無大礙,像他這樣的人絕非一個兩個。
李破自然不想開一個先例,讓人生出既然高士廉作為科場考官,舞弊之後都能全身而退,那我是不是也能這麼做一做的想法。
辦法倒是挺多,最愚蠢的就是李破自己流露出保下高士廉的意思,那相當於自己抬手給了自己一個耳光,是施政者的大忌。
你自己都不能好好執行自己制定的政策,那還有什麼人可以依靠?所以要想別的法子……
不過對於李破來說,這事一旦他點了頭應允下來,法子就不是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