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進入寺廟之後,另外又有令他極其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在張緣一的眼前,竟然又是一座小書院。
士人之所以被稱為士人,原因就在於他們認同儒家傳統價值觀,受到“修、齊、治、平”的薰陶。從文化學上來說,儒學使士人在社會上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圈。在這個文化圈裡,分散的社會個體獲得優越感和歸屬感。
但這種優越感和歸屬感必須基於社會外部力量對其基本價值取向的認可和追隨,方可獲得。因此士人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宣揚儒家文化並使之成為社會主流文化,從而主掌社會的意識形態。由此可見,傳統計程車子們多以“明道”“弘道”為己任,對他們而言,天下一直有一個永恆的“道統”傳承體系,“道”明則天下太平,“明道”“弘道”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何為“道統”?“道統”一詞由南宋理學家朱熹最先提出,但道統說的最有力提倡者是大唐儒家學者韓愈。韓愈明確提出,儒家有一個始終一貫的有異於佛、老的“道”。
他說:“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他所說的儒者之道,即“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道”,概括地說,就是指作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義道德”。千百年來,儒家此道有一個傳承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